2025年9月12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则备受关注的股权变动公告——东吴水泥(00695.HK)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大股东Goldview Development Limited已与港航香港、汾源资本分别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若交易实施完成后,港航香港将以28%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身份正式入主,汾源资本将成为持股9%的重要战略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易的接盘方均有深厚国资背景:港航香港系苏州港航集团境外资本运作平台,实控人为苏州市国资委;汾源资本则由汾湖投资集团全资控股,后者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旗下核心平台。这不仅是苏州国资委首次通过境外资本路径控股上市公司平台,更被视为长三角国资体系与境外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事件。
一场蓄势已久的"国资+产业"双向奔赴
此次股权重组完成后,东吴水泥将从原来的民营控股转变为国有资本主导、多元股东共同治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股权结构的优化将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东吴水泥作为长三角地区水泥行业的标杆企业,深耕建材领域二十余年,业务覆盖水泥制造、新型建材研发及区域供应链服务,其产能主要布局于江苏、浙江核心城市群,地理位置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在此背景下,苏州国资体系展现出战略敏锐性。作为全国经济强市,苏州国资近年来持续深化"产融结合"改革,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布局,推动优质国有资产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亦是通过境外上市平台提升国资运营效率的创新尝试。
港航集团与汾湖投资的"产业赋能双引擎"
本次交易的接盘方阵容堪称"国资实力派",两家股东背后的产业资源与资本运作能力,将为东吴水泥带来蓬勃生机。
港航香港的母公司苏州港航集团,是苏州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核心业务覆盖港口运营管理、航运业务、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运营、供应链服务等业务业态,旗下拥有苏州港、张家港港等多个国家级枢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经济带前列。近年来,苏州港航集团正加速向"港口+产业"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布局智慧物流平台、供应链金融及绿色航运技术,构建起覆盖"江海河"联运的全链条物流网络。
港航集团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致力于打造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航运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近期港航集团成功非公开发行两期专项公司债券,合计募集资金7.3亿元,用于无人机物流网络、智慧通航管控平台、长三角港口群智慧物流体系、港口物流升级等,将重点支持低空经济和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发展。今年初,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综合物流)落户港航集团。该实验室将紧密结合港航集团加快建设现代港航物流体系的业务发展目标,结合港航集团产业及资源优势,全面融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聚焦“人工智能+交通(物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跨境电商”三大重点领域开展创新应用场景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港航集团下属航空物流公司海关样品无人机送检新航线完成首飞。创新打造水上综合服务基地物品运输、内河航道无人机巡检等十余个“低空+”特色应用场景,常态化运营2条供水物资运输航线及1条海关邮递物品送检航线,实现港航集团对“低空 + 海关检测”应用场景的深化拓展。
根据公告指出,港航集团看好东吴水泥部分业务及资产增长潜力,特别东吴水泥所拥有的码头岸线资源与国际贸易业务具备重要的战略价值。该优势不仅有助于推动港航集团在港口、产业与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整体布局,同时也为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港航集团将积极探索无人机在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港区监测等应用场景的落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安全水平与服务能级,推动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汾湖投资的"区域经济协同器"价值凸显。汾源资本的实际控制人为汾湖投资集团,后者是汾湖高新区管委会旗下的综合性投资运营平台,核心职能包括区域基建开发、产业园区运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近年来,汾湖高新区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是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增长极"之一。
在资本运作层面,汾湖投资集团通过基金集群模式放大投资效能,参与的吴江低空经济基金、上海半导体装备基金等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落地将带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
苏州国资首单境外上市平台布局的未来想象
此次交易之所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不仅在于东吴水泥札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的潜在价值,更因其标志着苏州国资在资本运作层面的重大突破——这是苏州国资委首次通过境外股权收购方式控股上市公司,开创了"地方国资+境外上市平台+产业资源"的新模式。
从区域经济视角看,苏州国资通过此次交易获得了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桥头堡"。东吴水泥作为港股上市主体,未来可通过港股融资、跨境并购等工具,反哺苏州国资体系内的其他优质资产(如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的证券化进程;而从企业层面看,东吴水泥的"国资+境外"双重标签,将显著提升其在行业内的信用评级与资源整合能力,有望从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甚至国际化的建材综合服务商转型。
"这是苏州国资'走出去'战略的关键落子。"一位内业人士分析称,"通过控股境外上市平台,苏州国资既能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优化资产估值,又能以东吴水泥为载体,将港航集团、汾湖投资的产业资源输出至更广阔的市场。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化,这种'国资主导+境外平台+区域协同'的模式或将成为地方国企改革的经典样本。"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与水泥行业整体告别高速扩张阶段,逐步进入结构调整与稳健发展的新周期,相关产业需求持续回落。在此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日益凸显,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在新股东入主后,市场普遍期待公司能够坚定实施全面转型战略,不再局限于传统产业领域,而是逐步探索并重点布局智慧仓储、现代物流、低空经济等新兴板块。各方预期,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多元化、前瞻性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为上市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更具韧性与可持续的成长动能。
截至公告发布当日收盘,东吴水泥股价报收6.11港元/股,市值约30亿元港币,今年以来累计涨幅最高达约140%,市场对其新股东赋能预期反应积极。可以预见,在港航集团与汾湖投资的双重赋能下,东吴水泥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有望在新型产业赋能、资本运作与区域扩张中打开成长天花板。而对于苏州国资而言,此次交易不仅是一次资产布局的优化,更是一场关于"资本-产业-区域"深度融合的探索,在国资改革持续深化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背景下,这一创新实践或将成为地方国资参与国际资本循环的典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