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办公的“会员套娃”,为何用户边吐槽边付费?

发布时间:

2025-09-04 18:50:21

来源:司库财经
金山办公的“会员套娃”,为何用户边吐槽边付费?

作者/弗兰克

编辑/嘉嘉

“我只是想将一份PDF转成Word,却发现没有会员不行,必须升级到超级会员才行。”一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道,“等我花了钱,随手点了一下AI续写,却发现还得再升级成大会员才能体验。”

这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WPS”关键字的投诉已经达到11000余条。投诉的核心除了“自动扣费”和“未经授权扣费”外,主要集中在会员相关权益问题上。

而在微博上,与“WPS会员”相关的话题众多,其中“涨价”“扣费”“会员功能被吐槽80%都是鸡肋”等都有专门的话题,话题阅读量都在百万以上,参与讨论的用户也都超过千人。

网上一份公开报告显示,目前WPS Office电脑端和微软Office不相上下,手机端用户甚至超过了微软。根据统计,WPS在国内移动办公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90%。

本地办公软件领域的龙头,关于会员权益为何还要语焉不详,甚至还“强制”扣费?

【1】财报光鲜下的“钞”能力

市场常用“稳健”来形容金山办公的财报。自2022年起,金山办公每年营收增长都超过15%。尽管2024年稍有下滑,但增速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进入2025年,金山办公继续维持这一增速。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金山办公营业收入26.57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3.57%。

(来源:新浪财经

此外,金山办公还是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

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整体利率在过去数年里一直保持在85%左右,净利率平均也在28%以上。

“强力吸金”的背后是数亿用户的坚定支持。今年上半年,WPS 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为6.51亿,同比增长8.56%。其中,WPS Office PC版月度活跃设备数3.05亿,同比增长12.29%;WPS Office移动版月度活跃设备数3.46亿,同比增长5.48%。

庞大用户基础上,金山办公的付费用户转化率也很高。上半年,其国内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数达到4179万,同比增长9.54%。海外WPS个人业务的收入占比不高,但也累积了189万的年度付费个人用户。

在这些个人用户中,绝大多数选择订阅了WPS Office会员。所以,个人用户的订阅收入,已经成为金山办公绝对的增长引擎和现金流。

上半年,金山办公来自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的收入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8.38%,占总收入的65.80%。

这套模式的成功,建立在巨大的免费用户基盘之上,通过层层转化,将免费用户变为付费会员,最终贡献真金白银

然而,商业上的成功与用户体验的失衡,似乎正在成为一体两面。

【2】“套娃”迷宫:会员之上还有会员

许多用户发现,WPS的会员体系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打开一层,里面还有一层。

从官网信息来看,WPS主要提供了两种会员:超级会员和大会员,超级会员的促销价是138元/年,大会员的促销价是188元/年,虽然在充值页面可以看到“WPS大会员:WPS超级会员+WPS AI会员+1T云空间+更多权益”的提示,看起来像是“大会员=超级会员+AI会员+更多权益”,但实际使用时会发现两者在价格和权益上层层加码,相互交织,普通用户很难一眼分清。

(来源:WPS官网)

根据充值页面信息,对比两种会员的权益可知,大会员侧重基础功能升级(如PDF转Word、云盘套餐、模板库等),超级会员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云空间和高级模板,以及最新的AI会员权益,如AI写作、PPT智能生成等前沿功能。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员权益的不明晰,让很多用户吐槽金山办公“吃相难看”。

(来源:黑猫投诉)

3月24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吐槽“WPS套娃收费,我要合理诉求满足!”,并详细说明了自己遇到的情况。“23年11月11日购买了6年的超级会员pro,当时会员体系中为最高级权益,含有AI工具使用等所有功能,现在却发现原有的会员体系超级会员前面的各种会员竟然合并消失了,超级会员变成了最低级会员,想要使用相关AI功能,还要另外购买‘AI会员’或者付费升级‘大会员’。 ”

该用户还称“这种把消费者当傻子,不停套娃式收费,简直是想钱想疯了,没有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

(来源:黑猫投诉)

7月13日,另一位用户吐槽“金山办公WPS会员体系乱!大会员开通后超级会员再扣费”。具体情况是,“我在5月24日开通了大会员(扣费28元),但系统在当天仍然对我的超级会员进行了扣费(21元)。我支付了大会员费用,获得了包含所有超级会员权益的服务。系统却还在为功能完全冗余的超级会员扣费。这种重复扣费是由于WPS会员体系设计和/或自动续费系统未能有效处理会员等级覆盖关系。WPS官方对会员等级的说明清晰表明,大会员(最高等级)包含所有低等级会员(如超级会员、稻壳会员等)的全部权益。开通大会员后,超级会员的服务在功能上变得完全冗余。重复扣费不合理,用户没有理由为已经完全包含在更高级别服务中的低级服务重复付费。这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公平交易原则。”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以工作演讲用的PPT为例,在制作PPT过程中经常因为字体无法使用遇到困难,用户会充值成为WPS超级会员。但是部分字体依旧不能用,用户需要再次购买“个人商用会员体系”。

WPS官方称:商用的素材,开通后才可进行商用。未获得商用授权的稻壳模板或素材直接商用属侵权行为,未获得商用授权的稻壳模板或素材直接商用属侵权行为。

而且这种限制不仅在字体上,模板、图片、海报都存在,且会员分级严格,比如LV2每月只能用20份模板和20份字体,想用更多就要升级到LV3,LV3的价格是149元/年,而超级会员的促销价也才138元/年,等于用户在超级会员之间又充了一层超级会员。

可见,问题的核心还不在于“会员套娃”,而在于用户最需要的高频痛点功能,被精巧地分散在不同等级的会员权益中,想使用功能,就不得不进行新的充值。

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付费上限,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需求,用户可能不得不持续升级,最终月费支出远超预期。

当用户满心欢喜地开通了会员,却发现自己常用的功能依然被限制,不得不再次掏钱去开通其他会员时,用户会对品牌产生强烈的不满和信任危机。而且,对于一些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这种复杂且昂贵的会员体系很可能会让他们选择其他竞品软件。

(来源:微软官方商城

“我每年在WPS上花的会员费,都快赶上Microsoft 365了。”一位用户无奈地表示。这并非夸张,WPS大会员的价格不打折时348元/年,而微软Microsoft 365的个人版订阅价格为398元/年。

但后者提供的是全球统一、权益完整的“一价全包”体验。WPS虽然看似单价低了几十块,但若想解锁全部核心功能,总成本并不低。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字体下载和使用为例,微软Office内置十余种常见字体的使用,更多字体可以随时下载,且不用额外付费。还有照片、图标、视频、音频等扩容库,供用户使用。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套娃”式的会员体系虽然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它破坏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基础,不利于用户的长期留存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3】腹背受敌,能否扛住内外夹击?

随着协同办公的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办公需求转移到线上。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70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0.5%。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分开来看,大多数打工人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安排工作、讨论业务,而腾讯文档背靠微信、QQ的社交链,具有天然的用户使用场景,正依靠纯线上、轻量化、多人协作等优势快速占领“桌面”

2024年,腾讯文档月活跃用户达1.5亿,同比增长35%,其中个人付费用户数已突破100万;石墨文档注册用户量超过9000万,月活跃设备超1亿台;2025年7月,飞书多维表格月活用户量已突破1000万,在过去一年,流转记录超过10亿条。

更重要的是,这些在线文档产品的核心协作功能多采用免费策略,会员体系相对简洁,对轻量用户、学生党和中小团队极其友好。

以飞书为例,早在2020年飞书就宣布向全国所有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不限规模,不限使用时长,所有用户均可使用飞书全部套件功能。

抛开会员体系上的体验,线上办公软件在功能上已经与传统办公软件无异。除了保证传统的“三大件”——Word、Excel、PPT的实时协同之外,还加入很多特色功能。如腾讯文档强调“读、写、搜”一体,即通过AI文档助手,实现“AI总结”,快速理解核心信息;通过AI文档助手,点击PPT生成并输入主题,详细的大纲即刻呈现,并可逐页生成PPT;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库的海量内容,AI搜索极大丰富信息来源,增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搜索有效性。让普通人使用“AI创作”不再是梦。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称,从整体渗透率来看,线上办公使用率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51.5%,也就是每两个中国网民中就有一个在使用线上办公软件。

(来源:艾媒咨询

而WPS则仍然偏向功能大而全的“办公室”策略,其优势在于本地+云端+协作的整合能力,以及在复杂排版、长文档编辑、PDF工具链等专业深度上的积累。

这套模式既是优势,也是负担。

优势在于多年的积累和口碑让其在国内办公软件市场成为“一哥”,但软件行业变化极快,即便已经成为“二八法则”的受益人,但面对一轮又一轮技术浪潮的拍打,能否坐稳头把交椅不好说。

负担也在于此,“一哥”的架子太大了,不敢轻易尝试、更不敢贸然创新,只能被动调整,这也导致了WPS几乎错失了协同办公带来的增长浪潮。即便推出了推出WPS 365,但已经比其他对手晚了1~2年。

总结来看,金山办公正走在一条极其艰难的平衡木上。

它既要依靠更贴合国人的体验和功能(如PDF工具、模板库)来对抗微软的“大而全”,又要依靠相对灵活的价格和国产化优势来守住B端市场。

它还要用更强大的专业功能(对标微软)来打击在线文档的“轻”,但又要避免自身产品过于臃肿,同时思考如何应对在线文档的“免费”冲击。

“会员套娃”就是这种多线作战压力下的产物。它想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但代价是所有需求都明码标价,将选择成本抛给了用户。

这套模式能否持续,取决于金山办公能否在商业成功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点。否则,当用户的吐槽积累到临界点,或当竞争对手提供出更清晰、更诚信的选择时,这座建于6亿用户之上的大厦,就可能出现裂缝。

在此之前,股东们似乎已经嗅到了危机。今年3月底,员工持股平台奇文N维以267.5元/股(较市价折价10%)抛售776万股金山办公股票,套现20.76亿元。这已是该股东连续第三年减持,累计套现超百亿。

从机构持股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持有金山办公股票的机构家数达到240家,相比2024年同期的904家减少了664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也有所减弱。

END

投稿合作:Jack

Tel:17316757969

VX:fqf_1020

商业合作:Navy

Tel:15001379985

VX:lv547483820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