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赵子祥
作为A股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华夏银行(600015)202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于近日随半年报披露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该行当期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大核心业绩指标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居尾部;利息净收入延续多年下滑态势,非息收入端亦受投资收益等项目拖累,成为业绩负增长主因之一。
证券之星注意到,与此同时,该行资产质量指标表现承压,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个人贷款尤其是非房贷类业务风险凸显;资本充足率指标虽符合监管要求,但亦呈下滑趋势。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合规管理问题频发,不仅总行因多业务管理不审慎等问题领受8725万元大额罚单,分支机构累计处罚金额亦超1180万元,内控漏洞逐步暴露。
上半年业绩双降、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
华夏银行披露半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收455.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3.54亿元下降5.86%;归母净利润114.7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60亿元下降7.95%;扣非净利润112.9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21亿元下降9.05%。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居于末位。
从收入构成来看,在息差压力下,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05.74亿元,同比减少3.6%,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16%。
尽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至30.95亿元,但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合计为86.87亿元,同比减少25.42亿元,降幅达到22.64%,成为该行业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6亿元,同比减少31.04亿元,降幅更是高达106.37%。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该行净利差为1.59%,较2024年上半年的1.61%收窄2个基点;净息差则从1.61%降至1.54%,收窄幅度达7个基点。与此同时,该行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已持续多年。
资产质量下行,不良贷款与拨备双重承压
资产质量是银行稳健运营的关键指标,而华夏银行在这方面同样面临困境。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0%,与上年末持平,但在A股9家上市股份行中处于最高水平。
不仅如此,其拨备覆盖率也出现下滑,从上年末的161.89%降至156.67%,下降了5.2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从上年末的2.59%降至2.51%,下降了0.08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来看,个人贷款业务的资产质量恶化较为明显。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个人贷款余额7161.4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8.8亿元,下降0.81%;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62.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7亿元,不良贷款率2.27%,比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
其中,非房贷类个人贷款的风险尤为突出,整体不良率约3.07%,远高于以住房抵押为主的个人贷款1.21%的不良率水平。与之相对,公司贷款规模在提升的同时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公司贷款余额1.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9.27亿元,增长5.16%;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24.3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4.61亿元,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不下以及拨备覆盖率的下滑,意味着华夏银行在应对潜在风险时的缓冲垫变薄,需要计提更多的拨备来覆盖可能出现的损失,这无疑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对银行的稳健运营构成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13.07%,比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4%,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尽管相关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但持续下降的趋势仍令人担忧。
监管处罚不断,合规管理现重大漏洞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频频“触雷”,多次受到监管处罚。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重罚8725万元。这是年内银行业的大额罚单之一,凸显了华夏银行在业务管理和合规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本次被罚之外,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累计已被罚超过1180万元。信贷业务成为违规“重灾区”,例如,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借名贷款等问题,被罚款170万元;华夏银行太原杏花岭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等。
年内罚单不断,暴露出华夏银行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巨大漏洞。合规管理的缺失不仅影响银行的声誉,还可能导致监管机构加强对其监管力度,限制业务发展,增加运营成本,进一步削弱华夏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华夏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资产质量状况以及合规管理方面的问题,使其陷入了发展困境。业绩下滑削弱了其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下行增加了潜在风险,风险指标不佳影响了市场信心,而频繁的监管处罚更是暴露了内部管理的漏洞。
证券之星注意到,面对这些问题,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按照“有序处置存量风险、有效控制新增风险”的原则,持续强化资产质量精细化管理,做好授信政策策略引导与差异化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同时,多措并举,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持续推动资产质量改善提升。
然而,要真正走出困境,华夏银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业务层面,需要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利息收入的同时,加大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拓展力度,提高盈利能力;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切实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拨备覆盖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在合规管理上,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杜绝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未来,华夏银行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业绩回升和稳健发展,市场将拭目以待。(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