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举报影响,“中国版英伟达”还是过会了

发布时间:

2025-09-26 18:42:25

来源:财通社

9月26日下午,上交所官网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IPO申请成功通过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

不受举报影响,“中国版英伟达”还是过会了

这意味着,摩尔线程已跨过A股IPO极为关键的一道门槛,只待证监会的注册批复。一旦注册完成,公司将登陆科创板。

凭借约80亿元的募资规模,如果今年完成上市,它或将成为年内科创板最大IPO。

摩尔线程的上市进程可谓“神速”。2024年11月公司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2025年6月底便获得上交所受理,短短88天即迎来上会环节。

对于成立仅五年的GPU企业而言,这一速度在A股市场极为罕见。

业内人士分析,背后既有GPU赛道的政策红利,也有市场迫切需求的推动。

然而,据媒体报道,就在过会前夕,摩尔线程遭遇实名举报。

举报内容直指其技术和财务数据问题,令原本高速的IPO节奏蒙上阴影。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强调,其GPU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披露,“MTT S80显卡的FP32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MTT S5000千卡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训练集群计算效率。”

此类表述,成为公司对外树立国产替代形象的核心论据。然而,举报内容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相关举报称,MTT S5000智算卡FP32算力仅为32TFLOPS,不及英伟达H100的一半,更只有AMD MI325X的约五分之一。

同时,摩尔线程对外宣传的“MUSA架构与英伟达CUDA生态高效适配”,在举报人眼中只是营销包装。

举报带来的这种落差,或许会引发两个疑问:一是摩尔线程的技术实力是否被过度包装;二是其产品定位能否真正满足国内高性能计算与AI训练的需求。

对处在国产算力核心叙事中的企业而言,这样的质疑显然不容忽视。

举报的另一重点集中在摩尔线程的财务数据。根据招股书,2022年公司预付款仅为4750.47万元,2024年便升至5.67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达到11.35亿元,三年半暴增超23倍。

其中,供应商S2长期占据大额份额。2023至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向S2的预付款分别为6200万元、4.71亿元、8.03亿元。

而S2并非普通供应商,而是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建中的妻子刘姗姗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所控制的主体。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公司超过七成的预付款流向了这一关联方。

举报更指出,2024年间摩尔线程有4.1亿元预付账款流向三家新成立的香港贸易公司,但在招股书中却未见相关内容。

面对质疑,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相关预付款主要为正常交易往来产生,不存在资金被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的情形。

上述举报,目前看来是没有对摩尔线程IPO进程带来影响的。

此前有消息称,上交所曾因举报而“暂缓审议”摩尔线程IPO项目。

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公司并未被列入“暂缓审议”名单,本次上会也顺利过关。

除了举报风波,摩尔线程复杂的股权与治理架构也引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由刘姗姗、南京神傲和杭州华傲于2020年6月共同设立,但刘姗姗作为“创始人”并未实际供职,而是长期代替丈夫张建中持股,直至2023年底才完成股权与职位的转让。

另一位创始人周苑,也经历了由姐姐代持股份、再归还的过程。

如今,张建中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掌握36.36%表决权,为摩尔线程实际控制人。

作为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的资深高管,他将大批英伟达旧部带入公司,形成了浓厚的英伟底色。

而在公司治理结构逐渐清晰的同时,高管薪酬的变化也引起关注。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1192.88万元升至1651.23万元,再到2991.73万元,涨幅近1800万元。

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累计亏损超过50亿元。

公司连年亏损之下,高管却不断涨薪,显然与普通投资者的期待存在落差。

摩尔线程被称作“中国版英伟达”,在国产算力产业链中确有稀缺性。

其背后既有腾讯、联想这样的战略股东,也有国盛资本等投资机构支持。

但面对举报风波与持续亏损,公司未来能否走出资本市场期待中的成长路径,仍需更多验证。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