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176亿的联影医疗(688271.SH)放量上涨10.98%,全天成交额25.93亿元,这一成交水平位列上市后第四。
在市场资金汹涌买入下,联影医疗单天市值上涨129亿,最新为1304.64亿元。
发生了什么?
粒场看到,9月8日,申万二级医疗器械板块大涨3.94%,涨幅位居前茅。其中,奥精医疗20CM涨停,开立医疗、威高骨科涨超13%,联影医疗、博拓生物涨超10%....
市场的另一端是,8月因含科技属性而暴涨的通信设备板块进入调整,跌幅4.85%,领跌全A。其中,新易盛、中际旭创跌超9%,天孚通信跌超7%....
这表明市场资金正在快速从之前涨幅巨大的板块流出,并切换至低位板块。
申万二级医疗器械自2021年1月25日登顶12937.66点后,开始持续调整,至今已有4年半多时间。
回调的时间够久了,跌幅也巨大。你看啊,在去年“9.24”行情启动前夜,医疗器械板块一度来到5149.17的低点;之后因“特朗普关税战”再次回到5456.89点(2025.4.7)。
低位横盘震荡两个月后,今年7月以来,该板块由6138点涨至7251.38点,累计上涨18.12%,走出了一波慢悠悠的反弹。
需要指出的是,联影医疗也是今日行情里边唯一一只涨幅超过10%的千亿医疗器械公司。
那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联影医疗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累计向市场推出140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
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产品领域,联影已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并在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以磁共振业务为例,联影已推出1.5T、3.0T、5.0T等多款超导MR产品,可满足从基础临床诊断到高端科研等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其中多款产品为行业首款或国产首款(uMRJupiter5T为业内首款全身成像的5.0T MR机型,可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
2025年上半年,联影uMRJupiter5T国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超过20个百分点,全国累计装机量突破40台,广泛落地于顶级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3.0T磁共振产品线表现也还不错,国内市占率同比提升超5个百分点。
得益于此,25H1,公司MR设备实现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7月,联影新一代uMRUltra3.0T磁共振系统正式获得FDA(510k)批准上市,这标志着联影医疗高端磁共振产品成功进入全球最严苛、最具影响力的市场体系。
事实上,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保证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通过产品技术性能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联影在全球市场布局拓宽拓深,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2.48%至11.42亿元,收入占比达到18.99%(较上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这表明联影医疗正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随着产品装机量不断扩大与市占率的稳步提升,联影服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25H1收入同比增长32.21%至8.16亿元,服务收入占比13.56%(较上年同期提升1.99个百分点)。
而服务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2023年、2024年各为61.72%和63.43%。
这么看下来,服务收入比重上升,将进一步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就在25H1,联影医疗营收、净利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营收60.16亿元、归母净利润9.98亿元、扣非净利润9.66亿元,同比+12.79%、+5.03%和+21.01%。
增速虽然不算太快,但在同行业中可以称得上非常“可贵”。因为不但增长了,还新高了。
你看下医疗器械茅迈瑞的业绩,就懂了(25H1,三项指标同比-18.45%、-32.96%和-32.94%)。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