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11亿!光伏巨头大全能源,减产“过冬” #光伏

发布时间:

2025-09-23 08:08:16

来源:侃见财经

亏损11亿!光伏巨头大全能源,减产"过冬。

面对行业寒冬,每个光伏巨头都有自己的解法,而作为三好学生的大全能源,毫不意外地选择了最稳的解法,大幅减少产能,以求稳价过冬。

在半年报中,大全能源提及上半年公司已主动实施减产策略,报告期内多晶硅产量达50821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0%。从成效来看,大全能源的减产举措并未达成最优效果。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67.93%,实现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下滑71.1%。在大幅减产的情况下,上半年大全能源营收下滑实属必然,然而净利润亏损亦在持续扩大。这从侧面表明减产对于改善经营状况的作用十分有限。

亏损11亿!光伏巨头大全能源,减产“过冬” #光伏

尽管大全能源已主动减产,但行业供过于求的问题并非通过减产就能轻易解决。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头部光伏企业已主动减产,多晶硅、工业硅、硅片的开工率分别降至41.9%、38.6%、44.3%的历史最低水平,前五家企业的最低开工负荷仅为24.1%。

就目前状况而言,通过减产降低库存,进而推动价格回升需要漫长的时间,而选择以减产应对行业寒冬的大全能源仍需继续煎熬。虽然减产效果未达预期,但大全能源仍是整个光伏行业中最具底气的企业之一。

资产负债率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的负债总额仅为34.1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8.04%,这一资产负债率已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在硅料领域,主要分为棒状硅和颗粒硅两大技术路线。资料表明,棒状硅和颗粒硅在生产工艺上存在较大差异。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三氯氢硅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

其中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需破碎成块状,方可供下游使用。颗粒硅呈球状,无需破碎即可直接使用,避免了硅料的损耗。尽管颗粒硅在利用率方面具有优势,但棒状硅因工艺成熟,已成为市场主流。而大全能源的高纯多晶硅产品正是采用棒状硅路线。过去由于颗粒硅生产技术尚未成熟,颗粒硅难以与棒状硅竞争。但随着颗粒硅工艺的不断改进,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颗粒硅逐渐被市场接受。

据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3-2024年显示,随着2023年硅烷法颗粒硅产能和产量的增加,颗粒硅市场占比有所上升,达到17.3%,棒状硅占82.7%。如今的颗粒硅与BC电池技术类似,均处于关键阶段。对于向来以稳健为发展原则的大全能源而言,技术路线的选择实则是未来潜在的风险因素。

此外,从历年财报来看,大全能源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一直相对较低。除了技术路线面临的困境之外,在当前光伏巨头普遍推行一体化路线的背景下,专注于多晶硅生产的大全能源抗风险能力较弱,议价能力也不强。

当然,大全能源也曾有向一体化路线转型的规划。据媒体报道,大全能源高层曾计划向上游原材料工业硅进行纵向延伸,向半导体硅料、有机硅进行横向拓展,以构建竞争壁垒。然而面对当前的行业寒冬,大全能源已主动降低产能,一体化路线转型可能会推迟。

总体而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大全能源虽面临较大压力,但也具备相对充足的底气。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光伏行业的周期底部已基本探明,随着未来市场整体回暖,大全能源有望更上一层楼。

侃见,点赞关注评论。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