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下行大背景下,家电行业被认为比较夕阳了。然而,去年以来,主营家电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和而泰(002402.SZ),突然成了“大牛股”。
去年下半年至今,和而泰从每股8块多,飙涨到最高近26元/股。
相信99%的中国人没听过这家公司:为啥炒这么猛?
得益于两大热门题材:
1、AI芯片;
2、小米汽车。
和而泰主营业务跟AI芯片没任何关系,不过,公司参股了明星公司摩尔线程。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跟大名鼎鼎的英伟达是同行,做GPU芯片,可用于AI算力。摩尔线程也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摩尔线程成立初期,和而泰就参与了天使轮投资。2020年12月,和而泰3000万元投资摩尔线程。
去年以来,A股的AI芯片厂商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股价持续攀升。摩尔线程的资本进程也持续受到关注。
2024年11月,摩尔线程启动IPO辅导;今年6月30日,其IPO获上交所受理。
寒武纪2024年内涨了六倍,摩尔线程上市后会涨成啥样?于是,市场活跃资金,把和而泰当成摩尔线程“替代股”炒。
和而泰跟火爆的小米汽车也有关系。
和而泰近年发力汽车电子业务,公司去年年报显示,其汽车电子终端产品服务宝马、奔驰、比亚迪、小米、赛力斯等客户。
SU7、YU7的火爆,让小米汽车大赚眼球。今年以来,频繁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和而泰跟小米的合作。
按照和而泰说法,其“汽车电子业务与小米是通过间接方式开展合作”,不过,公司又表示,“限于保密协议以及维护公司商业秘密需求,具体合作情况公司不便透露”。
虽“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不妨碍市场把和而泰当成正宗小米汽车概念股炒作。
6月26日晚,小米YU7发布,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6月27日,和而泰涨停。
不过,目前和而泰的股价显然泡沫很大。
先看参股摩尔线程这块。
早期和而泰持有摩尔线程1.66%股份,多轮融资稀释后,持股比例降至1.03%。
摩尔线程上市后,能炒多高?谁也不知道。咱们假设摩尔线程市值炒到跟寒武纪一样高,目前寒武纪市值2883亿元。
(注:事实上摩尔线程去年收入只有寒武纪三分之一,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所以这个假设属于乐观到说胡话了。)
和而泰持有摩尔线程1.03%股份,那么这部分权益按2883亿✖1.03%算,是29.69亿元。
去年以来,和而泰总市值已从85.88亿涨到232.5亿,涨了差不多147亿。
可见,虽然和而泰跟摩尔线程只有一点非常间接的股权关系,但在股市的涨幅,已经体现大幅放大的“乘数效应”。
当然,可能有人要说,和而泰的估值,还包含“小米汽车”概念呢。
但目前和而泰汽车相关业务,在整体经营体量中,实在微不足道,很难给多高估值。
2024年,和而泰“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收入8.16亿元,仅占总营收8.45%。
客观讲,和而泰目前基本面势头不错,问题就是估值太高。
2022年、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利润下滑,2024年重回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9.91%。
进入2025年,公司强势复苏,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27亿元至3.66亿元,大增65%到85%。
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主业复苏,体现主营业务盈利情况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项,上半年预计是3.16亿元到3.52亿元。
不过,公司市盈率已炒到53.2倍。这估值太夸张了。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仍是家电零部件,去年超6成收入来自“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可以说,和而泰是家电厂商的乙方。公司曾提到,客户包括海尔、海信、苏泊尔、老板电器。
现在情况是,比较弱势的“乙方”和而泰的估值水平,已远超“甲方”们,可以说完全倒反天罡。
目前,海尔智家、海信家电、苏泊尔、老板电器市盈率分别是12倍、10.4倍、18.3倍、12倍。跟和而泰53.2倍的市盈率根本比不了。
随着股价炒作,和而泰的股民也越来越多。
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7.7万,现在是14.5万,一年不到翻倍。
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吃到上涨红利固然是好事。
但也须注意,切莫上头,小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