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行情却现低位减持 亚辉龙控股股东首次减持有玄机?

古东管家

亚辉龙

发布时间:

2025-08-20 18:56:52

泡财经APP

近日,A股市场异常火爆,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32点位,创下近10年新高,市场成交额也增长至2.7万亿元,牛市特征愈发明显。在投资者们狂欢之际,上市公司减持却成了市场另一道风景线,以生物医药为例,十倍股热景生物舒泰神等医药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拟高位减持。

不过,市场也有底部减持的特殊情况。8月18日晚间,IVD五小龙之一的亚辉龙(688575.SH)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及高管因个人资金需求,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11%股份。次日开盘,亚辉龙股价并未受减持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亚辉龙控股股东的首次减持,且公司股价正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在牛市背景下减持手中筹码,究竟是释放流动性还是面临资金压力,这一操作值得推敲。

破而后立 重新审视股东减持

减持本质上都是股东基于自身资金规划或发展战略作出的正常资本运作决策,往往会引发股价波动。减持短期会造成公司股价承压,但长期来看,股价涨跌依然由市场合力所决定。回顾今年5月份,创新医疗甘李药业睿智医药等多家医药公司抛出减持计划,此后股价不跌反涨,甚至部分减持股领涨于市场指数,原因便是创新药板块迎来基本面拐点,大量资金涌入医药个股。其中,创新医疗因脑机接口政策影响,8月份股价已较5月初涨超150%。

业内人士指出,牛市中低位减持往往伴随着后续的资本动作或股东的战略布局等。市场也有“低位减持闭眼上”一说;对投资者而言,简单将股东减持视为利空或者见顶信号,忽略上市公司质地和股价所处的位置,可能会失去真正的投资机遇。

细看亚辉龙财报会发现,受过去药械集采的影响,公司业绩较为普通,但也不乏亮点。公司海外业绩成为新的增长点。一季度,亚辉龙海外业务实现收入5668.84万元,同比增长46.53%,其中海外化学发光业务收入5238.13万元,同比增长56.31%。从当前股价表现和行业发展预期对比来看,亚辉龙这一轮最差的市场预期落地后,或将迎来破而后立。

景气回升 IVD拐点渐行渐近

医药行业政策和业绩的双拐点已经愈发明显。

7月29日,CXO龙头药明康德的中报犹如一剂强心针,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不仅点燃了市场热情,更推动整个医药板块强势回归高景气轨道。数据显示,上半年药明康德营收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101.9%。

政策层面,国家持续释放向好信号,推动医疗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重指出要全方面扶持创新药的研发、准入、临床使用及多元支付等环节,致力于切实支持创新,支持真正的创新和支持差异化创新。

亚辉龙所在的体外诊断(IVD)行业政策面也在转好。7月25日,医保局明确集采中选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智研咨询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IVD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短期受集采政策影响部分领域价格承压,但长期增长趋势稳健,预计2029年将达16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8%。华金证券则指出,集采规则优化下,医疗器械板块迎来政策转折,价格竞争趋缓,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医疗器械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不难看出,IVD行业在经历过去几年的阵痛后,在政策和企业内生创新的双重加持下,拐点已经渐行渐近。

贝塔已现 静待阿尔法

IVD行业经过过去几年集采的洗礼,倒逼企业在硬核创新及出海等方面加大投入,红利已经开始逐步显现,行业有望重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Allied Market Research研究报告指出,全球IVD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947.5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42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7%。行业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迈入新发展阶段,国产器械在影像、超声等医疗设备,化学发光、流水线等体外诊断领域的海外市场拓展前景巨大。

亚辉龙作为我国IVD行业的优秀代表,在化学发光领域深耕17载,打破了国外巨头在吖啶酯直接发光领域的技术垄断。近日,公司再度展现强劲的研发成果转化实力,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血管中心的王义斌教授联合宣布,全球首个基于支链氨基酸/支链α酮酸检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诊断试剂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填补了全球HFpEF特异性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空白。

不仅如此,亚辉龙更是在AI+出海方面频频发力。

在AI医疗领域,亚辉龙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杨涛教授团队发布了胰岛功能标化指数(PIFI)数智平台,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两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此外,亚辉龙还结合AI技术研发出ANA间接免疫荧光核型判读系统,引入视觉注意力模型后准确率提升到91.3%。

出海方面,公开资料显示,亚辉龙海外市场拓展速度极快,产品已覆盖117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2.50亿,同比增长64.78%。此外,亚辉龙还通过与日韩欧开展学术合作,构建高端品牌的实力与形象。在日本市场,加强与日企MBL展开合作。2024年MBL完成iFlash-3000C设备的备案,亚辉龙借此拿到中国IVD企业在日本的化学发光第一证。在新兴市场,亚辉龙去年新增东南亚和拉美服务点以及开罗培训基地投入运营。

结语

当前,医疗器械行业迎来戴维斯双击,板块及个股已成为市场焦点,亚辉龙这次减持,或许是股价下行周期的最后一舞。而随着医疗器械行业集采政策的转向和出海预期增强,亚辉龙的业绩拐点或渐行渐近。

(本文转自凤凰网财经)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